一季度,芜湖新兴铸管公司以提质增效为抓手,扎实开展“全价值链”对标,不断优化生产经营模式,持续推进技改创新、产品结构调整,抢抓机遇主动作为,咬定目标勠力落实,实现良好开局,为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优化生产组织模式,提高效率增产降本
各主体生产单位从生产、设备、质量、能源等多方面着手,不断优化生产组织模式,着力提高生产效率,产量、成本等多项指标取得显著进步。
针对高炉燃料结构影响铁水成本以及提高烧结矿质量、降低返矿率等问题,炼铁部成立专项小组,部领导带头搞攻关。通过加强铁前联动、稳定原燃料质量、统一高炉操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,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、提升。3月份,高炉铁水日产量多次达到7500吨以上,吨铁焦比、燃料比环比分别降低15公斤、9公斤,工序能耗环比降低3千克标煤/吨。轧钢部实行扁平化管理,采取柔性化生产模式,五条生产线根据市场情况集中开停、优化接单,减少成本损耗,保障最大效益。一季度,盘圆、小棒生产线的加工费环比分别降低30元/吨、50元/吨。铸管部以日排产模式组织制定生产计划,广泛开展小指标竞赛,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各工序提产创效活力,产量节节攀升,实际加工费创历史最好水平。一季度,公司发电量稳步提升,自发电率提升至37%,创历史最好水平。
精准捕捉市场机遇,提高产品获利能力
采购、销售作为钢铁企业的两条生命线,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。公司采购、销售部门紧贴市场脉搏,精准把握市场节奏,努力实现采购成本和产品售价的“双超越”。
公司采购中心紧盯市场,以降低成本为中心,着力提高市场研判能力、资源掌控能力和谈判议价能力。在全面了解生产需要和公司决策的基础上,积极走访商家客户,进行科学细致的市场资料收集和分析整理,做到低点采购,提高采购质量。一季度,该公司平均采购价格较期货指数低9.11美元/吨。通过加强过程管控,降低采购损耗,着力提高盈吨水平,一季度铁料、煤焦分别盈吨3151吨、1880吨。公司销售中心扎根市场,及时优化调整销售策略,实现精准化、个性化的销售和服务,力求产品利润最大化。公司领导带队积极深入市场一线,拜访重点客户,提高市场份额,提升合同质量,进一步稳定并深化与区域重点战略客户的合作。大力推进螺纹钢直销工作,积极参与周边市政重点工程投标竞标工作,与商合杭芜湖长江大桥段项目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等市政重点工程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,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。在立足芜湖、占领周边市场的同时,持续推进钢材西进工作,一季度销量环比增加20%。
提升质量管控水平,推动工艺技术创新
通过强化过程管控、深入对标挖潜等有效措施,公司扎实推动质量管理、技术创新工作再上新水平。
通过开展全流程、全过程的质量管控,及时发现、分析、预防、纠正、改进,保证最终产品质量。组织采购人员学习外购坯采购相关制度,从源头管控外购坯质量,杜绝不合格钢坯流入厂内。加强对铸坯可追溯性管理,做到按炉送轧,有序管控坯料标识、存放、转序等过程。通过工序产品实物质量监督检查,有效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。一季度,公司吨钢质量赔付同比大幅下降。与此同时,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抓手,立行立改,着力推动工艺技术创新。通过高炉热风炉自动烧炉改造,煤气自耗吨铁降低42立方米。利用2号环冷机尾气余热实现块矿烘干工艺,大幅改善了块矿筛分效果,为提高生矿入炉比例创造了条件。炼钢部利用生产间隙对一连铸振动系统进行改造,改造后液压系统中不再有水侵入,液压油正常使用,年节约费用近百万元。铸管涂衬上料系统完成改造,增加一套上料系统代替人工抬高铝水泥,污水管产能由60%提高至90%。
二季度,公司将抢抓机遇、再接再厉,加强成本管控,提升经营质量,向细节、管理和技术要效益,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。(许玮)